不满中国互联网不解决实际问题
王怀南弃Google而谋育儿
对于拥有麦肯锡、宝洁、雅虎和谷歌等多家跨国公司管理经验的王怀南来说,选择去创业,绝对不是轻率做出的决定。
采访·撰文=公维锋 摄影=楼晓宁
“我是宝宝,我是小树;春夏秋冬,阳光雨露;妈妈给我温暖,爸爸教我勇敢,天天伴我成长的脚步……”
这是曾任谷歌亚太区市场总监的王怀南为“宝宝树”(Babytree)专门邀人创作的歌曲。“宝宝树”是王怀南离开谷歌后,携手邵亦波创办的一个网上亲子社区网站。
为自己的网站创作一个主题歌,这在互联网上其实并不多见。其实给人不同的还不仅仅这些,打开宝宝树的网页,你会看到网络互动的特色被发挥的淋漓尽致。即使在“邀您加入”这样一个中规中矩的人才招募栏目也能随便发发评论。在这一大堆的评论里,有咨询、有疑问、也有求职信。当然里面也少不了网站CEO的王怀南的回复。
这种方便、快捷和公开的信息,让人耳目一新,不仅拉近了网友的心里距离,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透明的公司。王怀南说他们倡导的企业文化其实就是透明。
想创业想了很久
对于拥有麦肯锡、宝洁、雅虎和谷歌等多家跨国公司高级管理经历的一位职业经理人来说,选择去创业,对王怀南来说也不是轻率做出的决定。
“我想去创业这个事情已经想了很久了。”王怀南说,“离开谷歌,如果再到一个公司去做,如果这个公司是互联网领域的国际企业的话,没有任何一家比谷歌有意义。如果是一个国内公司的话,还不如自己来做,离开谷歌只有一条路,自己做自己愿意去做的事。”
和很多人做传统行业一样,王怀南去先找市场需求,然后才决定了创业的项目。
“我选择去创业并不是头脑发热,马上去做。我当时有一张表格,表格上我列举了十七、十八个项目,我们逐一进行筛选,认为这个项目是我们的集合点。这个项目并不是我们觉得最成功或者是成功后规模最大的项目,但是该项目有三四个汇合点,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。”
王怀南说,“宝宝树”是解决今天中国年轻家长孤立无助育儿的过程,都是想好了一个目标对象,自己今天解决不了的问题,所以就去解决这个问题,思路上是一致的,并不是突然想起了做育儿网站,而是想到了今天的父亲母亲有很多的问题没有解决,看周边的行业,看到互联网上基本上都是“白卷”,感觉到了机会。
然后王怀南决定走出一步,看看他们个人的感觉是不是被受众所认可,他当时委托调查公司访问了五十多位母亲,做了很详细的问卷调查。
“这些用户都是在北京有一定的地域限制的,当时我们在北京随机的电话抽样找到的。我们自己把用户请到公司里来,然后通过面对面交谈完成的。”王怀南说,在这项上花了很长时间,大家是调查出来的,不是一拍脑袋就做的。虽然只做了两个月,但是他们做的很细致。
王怀南曾经做过多年的咨询,数字分析对他来说是强项。王怀南详细的分析着他看中的这个行业。他认为,数字不能说明商业模式,但是可以说明商业模式的科学。现在每年出生的婴儿是1500万人,高的时候是1700万人,今年有人说是2000万人。
“中国育婴这个人群每年消费330亿美元,这一块的产业之大,大到什么程度,大到远远比今天大家看好的百度在搜索中的消费大得太多了。”
在做好了调研和分析之后,开始设计产品。又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,2007年3月8日,“宝宝树”成功上线。王怀南告诉记者,截止到目前,“宝宝树”已经拥有了相当规模的注册用户基础,浏览量近百万。
王怀南向记者透露:“育婴市场之大远超百度的搜索市场,宝宝树正在申请社区搜索专利,很好解决中国妈妈的孤独问题”,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“王怀南+劭亦波=搜索+ 电子商务”的新模式,这可能就是王怀南曾提及的“未来做成伟大的互联公司”的雏形。
一切为了一个情结
从谷歌离职后携手劭亦波创建宝宝树,一般人很难想象王怀南从“谷歌之父”向“宝宝树”的巨大转变。
王怀南介绍说,在雅虎美国总部任职时便有过创业冲动,但当时分管着7~8个部门无暇他顾,后来回到中国就任C2C网站一拍总经理一职时,又有了新的创业体验。接下来,王怀南又经历了雅虎入股阿里巴巴、一拍网的解散以及加入Google。王怀南表示,自己一直是在以创业者的激情在做职业经理人。经过最近半年时间的考虑,最终决定离开Google真正开始创业。
王怀南表示他选择去创业并不代表否认了职业经理人的价值。“当然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,你可以在这个位置做很多年,除了升迁的可能性不大之外,其实工作还是能做出很多的事情,这我不否认。”
据了解,选择去创业也缘于他一个不解的情结,那就是做一个伟大的公司。这也是他曾就职过的宝洁公司在他心目中的一个情结,他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像宝洁公司一样。王怀南满怀激情表示,他要做的这个伟大的公司不是黄埔军校,而是互联网行业的GE! 将来公司的员工会是最优秀、有独立领导经验的人。
选择创业,王怀南其实还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影响一批年轻人。“我觉得国内,尤其是七十后、八十初的年轻人,都非常想找一个可以寄托的平台。他们自己创业的时候,在条件和阅历上,特别是经验上和一些模式上都有一些匮乏,不是在某些城市无数的小网站之间漂流下去,就是在没有振作的大公司中混下去,为了那口并不是铁饭碗的饭碗混下去,实际上心里想找一个伟大的平台,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
王怀南觉得起码他想影响到周围的二十人、三十人或者是更多的人。他认真的写创业博客不但是写自己创业,给同行讲,给大家讲一个创业的公司,而且也不是冷眼旁观的博客,也不是观察家,就是跟大家一样创业,解剖自己让大家看到艰难到什么程度、欢心到什么程度。
从不满意中发现机会
除了要做一个伟大的互联网公司的理想外,中国的互联网糟糕的环境让王怀南感到很失望,而这恰恰又是他创业时机的最好时机。
“中国互联网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。”王怀南认为,中国互联网尽管正处于混沌初始阶段,缺乏一个对百姓日常生活关联非常紧密的网站,他表示,希望把能为网民解决现实问题的网络产品带入中国。“我非常认同Google把用户放在第一位的宗旨。”
王怀南甚至认为,互联网的草根性才初露头角,他希望这一年互联网的Web2.0不但要继续的拥抱,撤出还为时过早。
“互联网已经不是卖豆腐块的年代,如果广告是广义的话,我不会认为收用户的钱是一种模式,我认为对用户是开放和免费的平台,应该收广告商的钱。”
尽管中国的互联网网民众多,但王怀南认为中国互联网属于闹而无市。“为什么大品牌的广告主,不在中国互联网投广告,在美国投了许多?”他反问记者。
“互联网要么走大众路线,解决网民实际的问题;要么走纯技术路线,进行创新。”王怀南认为:“我觉得互联网从两面夹攻都可以,但我们两边都没有。中国的互联网里技术水平是最低的,中国的互联网是最不解决实际问题的。”
王怀南觉得他需要一方面跳出来要解决这个问题,另一方面也觉得互联网根本没有意思,自己心中知道以前的互联网应该怎么做,所以自己要再打一仗。
好的心态加高的情商
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老兵,王怀南表示,互联网的创业者需要对压力的抗击能力要很强,对变化的应变能力要很高。
“对于管理者来说,他自己的情商能力要很高。知道自己的位置,自己进入什么样的状态,要有一个很清楚的认识。不要一味地低调,也不要一味地高调,管理内部,和对外面的宣传是不一样的,所以要非常的自觉,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儿。”
王怀南觉得对于创业者来说,心态一定要好。“每天早上要告诉自己,今天什么事情都可以发生,唯一不会发生的就是顺顺利利的度过。有一次出差刚下飞机,同事跟我说网站因为更新数据库所以一小时不能用。我告诉自己,出现了问题要慢慢的解决。有了压力后,有了VC后,有流量的压力,压力来了,不要自动、自愿、过早的走一条不规则的道路,不管怎么炒作流量,这种事情在互联网太早见的,今天没有见过一家公司花了本钱炒作流量成功的。 ”
王怀南表示,中国互联网目前需要一个既懂本土化市场,又懂科学运作手段的创业团队,“我现在40出头,跟20多岁的创业者在一些问题的考量上会有不同。”王怀南说,借助自己在多家著名互联网公司的从业经验,以及与邵亦波两人对互联网深刻的认识,将不仅致力于开发出对中国网民实用的网络产品,还希望带出一支中国互联网上既能创业、又能守业的团队。
王怀南认为,职业经理人的加入使创业的战争变得更加的好玩,创业不是拼某个公司拿到了风投了,拼的是拿到了风投后如何做事情,拼的是创新的能力。
而对于很多草根型和没有经验的人来说,创业同样存在机会。“大部分今天成功的国际性互联网的网站,创始人初创的时候,基本上都是从学生时代直接过渡的,或者是没有什么职业经验的。没有职业经验并不一定是不可逾越的门槛。”
“所以我觉得年轻人创业,你们带着自己的梦想,冲击固有的事业,失去的很少,我们是带着自己的经验,加上自己的梦想创业的。创业不一定是每个人都需要初创的,如果有好的创业团队,别人起的灶,别人的船也是可以加入的,包括第一次的创业,失败要大于成功,如果自己初创,还不如加入系数比较大的团队。”
对于很多创业不成功,因为愤世嫉俗变成了愤青,王怀南表示不希望年轻人说自己的才华没有人欣赏,没有任何人喜欢,所以就创业了。“我希望大家脚踏实地,即使失败了,从自己身上多找原因,少从社会上找原因,这样的心态有利于下次再战,即使屡战屡败,总有一天会成功的。”